岳麓版必修三《基础训练与能力测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典型例题】 例1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时孔子最早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以缓和阶级矛盾,所以说其进步作用在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而不可能成为推动各国变法的理论论据,所以可排除选项C。选项D体现的是墨家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所以“仁”的思想不可能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A项排除。 【答案】B 例2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历史事实和阅读、分析理解历史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读懂材料,本段材料的意思是如果仅以行政命令和刑罚来治理百姓,他们要能免受刑罚,但没有道德意识。如果用道德和礼来对待百姓,则老百姓有道德意识,有自我约束力。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德政理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和谐的人际关系 B礼貌待人 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C 2.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A 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A 4.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学习思考相结合 D择优而教B 5.称誉孔子为“万师世表”的皇帝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康熙帝 D乾隆帝C 6.孔子的思想言论主要保存在 A《书经》 B《礼经》 C《论语》 D《春秋》C 7.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D 8.《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其 A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以柔克刚的思想A 二.问答题 9.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贡献分别是什么? 9.(1)思想方面: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是“仁”,“仁即爱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提出遵循“忠恕”之道实现“爱人”。其思想核心之二是“礼”,主张通过“克己”实现“复礼”,他理想中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2)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3)教育方面: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因材施教”,对学习方法上要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把学与思相结合等。(4)文化事业:整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