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题(带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荀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7.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崇拜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8.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以静制动。”这表明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10.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11.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灿型杂交水稻育成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3.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14.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体现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15.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是: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
    C.提倡理性精神        D.争取实现普选
    17.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达到958种,期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由开放走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18.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19.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倭仁  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