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题(带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76年创办的—所教会学校,表3为该校正斋(中学部分)开设的主要课程:
    宗教类中国经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其他
    天道溯源
    救世之妙
    罗马书等书经、诗经、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易经等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测绘学、格物(声、光、电等)、航海法、物理测算、化学、动植物学、微积分学、天文揭要等读作诗文、万国通鉴、二十一史约编、是非学、富国策等
    材料二:试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注:艺学指算、绘、矿、医、声、先、化、电)为用。”——安作璋等《齐鲁文化通史》
    (2)分析材料—、二,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这类新式学校的创办对山东近代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6、(2009上海历史卷)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12分)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分)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3分)
    27.(2010四川卷)(32分)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分)
    参考答案:
    10.解析:A。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
    11.解析:D。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12.解析:D。《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13.解析: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
    14.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 “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 26.解析:第一问首先要理解基本内容的含义,因为孔子思想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历史等,但是核心内容还在其哲学和伦理方面,其次要表述准确,基本思想的属性和范畴。第二问汉、宋两代儒家思想的的变化不仅不仅体现在儒学内容的发展,还有其思想地位的变化。第三问要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因为新文化运动尽管沉重打击了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
    (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仁、礼。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答案1: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其他答案。答案2 :仅运用边缘性知识作出解释。不一样。詹姆士一世在经济上实行重税政策,严重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玛丽和威廉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随意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等。其他答案。
    27.解析:本题从人的尊严入手考查人权的演变和保障问题。第(1)问从材料中不难归结态度和原因:反对、因无后代而作俑。反映的思想应从人本思想角度分析。
    (1)反对用俑陪葬,因为俑与人相像;(2分)仁者爱人。(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