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题(带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五年高考新课标试题演练
    1. (2007广东卷)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2.(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1分)《三宇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3.(08海南历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4.(08上海历史,A组)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5、(08重庆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6、(08四川文综)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7.(2009山东基本能力)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2009山东基本能力)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2009海南历史卷)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10.(2009海南历史卷)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11.(2009海南历史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12.(2009广东单科)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13、(10年上海历史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4、(10年浙江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 18、(2010山东基本能力)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革新 B.仁爱 C.齐物 D.节用
    19、(2010北京文综卷)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20.(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6题)《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21.(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2题)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2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24.(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2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5. (2007山东卷)(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