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综合练习题(含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兴起与概况:
    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其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前期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
    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宣传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注:A、“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B、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C、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学改良八项主张;鲁迅出色的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
    D、新文化运动后期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因为辛亥革命及其之后反对北洋军阀的失败,使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已难以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
    4、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
    (2)进步性:
    ①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开辟了道路;各种新思想的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找到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关心,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③一场全面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局限性与片面性(指的是前期):由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导致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十月革命前开始传入:代表人物:
    特点:梁启超(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朱执信(革命派):介绍马、恩的生平和学说。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初步接触,所以宣传并不全面,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救国之道,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2、马克思主义正式传播:原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
    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五四运动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介绍:《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设课程介绍。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时间:五四运动以后;条件:①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③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途径:①工读互助团等各种空想实践的失败;②与其它各种思潮的论战;③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
    4、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1)失败原因有哪些? 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者出;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
    (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传播。
    5、与其它各种思潮的论战:①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主要分歧: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②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争论的主要内容:关于社会主义问题;③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主要分歧: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6、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组织学会: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7、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①对新文化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②对中国革命:(1)为中共的诞生创造了条件。(2)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改造社会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指导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