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联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0.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第二次“陈江会谈”(如图)。成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向频繁交流转变的原因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的政策措施 ③台湾当局被迫逐渐放松对两岸“三通”的限制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第Ⅱ卷 ( 非选择题 共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及其共同目标。(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举措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的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仪留策论,其次新增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篡、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淇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材料二: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知青苗之类,皆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室异者之口。
    ——昆公武《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8分)
    (2)分析材料中王安石重视《周礼》的原因。(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 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材富等于1497 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 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
    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一个在德意志的一个小角落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其热望联系在一起。
    一一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等著作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运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国社会的矛盾。(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B.C.B.C.A 6-10:A.B.A.C.A 11-15:D.C.A.D.B
    16-20:C.D.B.B.C 21-25:C.D.B.B.A 26-30:C.C.D.C.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1)举措: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2分)商鞅变法:军功爵制或奖励军功。(2分)
    共同目标:限制贵族的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2分)
    (2)不同措施: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2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2分)
    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
    32.(1)措施:废除诗赋,改以经义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青苗法。(4分)不同:材料一侧重于育人(取士)角度;材料二侧重于理财(富国)角度。(4分)
    (2)王安石力图从中寻求与改革相符的方案;(2分)有利于推动变法的顺利进行。(2分,如写《周礼》是儒家重要)
    33.(1)矛盾: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 分)罗马教廷与德国世俗封建主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2 分)天主教会控制着德国教民的思想。(2 分)
    (2)主张:《圣经》 至高无上 ( 2 分);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 2 分)。影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回答其中二点即给4 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