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文科)测试题(附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够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
    ①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②打破原有的等级制度
    ③重视发展教育 ④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6、下列观点倾向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D.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27、我们把维新派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28、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A.托古改制容易使人接受,不担风险 B.主张托古改制,反对布衣改制
    C.认为改革是惊人的大事 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9、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A.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B.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C.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D.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3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10 分)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分别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政治理念?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2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4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富强”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认识。(4分)
    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王安石“信用贷款的办法"有哪些?(2分)
    (3)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你说明理由。(4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利在1800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