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2年秦岭中学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7.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后来又高度评价道:“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
    A.对立统一 B.失之偏颇 C.相互矛盾 D.继承和发展
    18.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19. 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宣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21. 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22.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23.“譬如: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这则有关戊戌变法的材料( )
    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B.指出了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根源
    C.批评维新派脱离人民群众 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24. 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
    C.进行社会风俗变革,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
    25.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