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向“距离”挑战 同步测试 劝学:标准要求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 1.交通工具的革新和意义:(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2)革新: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二人以汽油机为动力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美国莱特兄弟用一台12马力的活塞汽油发动机设计制成一架飞机;(3)意义: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2.电讯事业的发展和意义:(1)背景:电磁感应原理和电磁波原理为电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2)重要成果: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各国纷纷架设电报线路;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的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被后人称为“无线电之父”,在1902年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1916年,马可尼再一次完成了传播科技史上的重大突破——短波试验,从而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3)意义: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3.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及影响 (1)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电子计算机,1969年,在美国诞生了国际互联网,90年代后,全球信息网产生。 (2)影响: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通八达的计算机,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4. “信息高速公路”指一个高度集成和扩展到全国范围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总和,它能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文件等信息传递给任何地点的任何其他人。 5. 人类技术革命的历程:蒸汽机——电气——网络技术发展演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带来交通工具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 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B. 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 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 电力的广泛应用 2. 1900年,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应是 A. 汽船 B. 汽车 C. 飞机 D. 火车 3. 飞机的发明者是 A. 卡尔•本茨 B. 戴姆勒 C. 莱特兄弟 D. 莫尔斯 4. 开创人类交通新纪元的是 A. 汽车的出现 B. 飞机的出现 C. 火车的出现 D. 汽轮的出现 5.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而发明的是 A. 电话机 B. 电影机 C. 电车 D. 电灯 6. 有线电报机的发明者是 A. 马可尼 B. 贝尔 C. 莫尔斯 D. 赫兹 7. 将电磁波的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的是 A. 赫兹 B. 贝尔 C. 莫尔斯 D.马可尼 8. 1909年,一位35岁的科学家荣获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被后人誉为“无线电之父”。这位科学家是 A. 马可尼 B. 贝尔 C. 西门子 D. 赫兹 9.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技术成就不是由德国人发明的有:①发电机;②汽车;③有线电话;④无线电报;⑤有线电报机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10. 20世纪科技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 A. 电子计算机 B. 无线电报 C. 电话 D. 有线电报 11. 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12.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哪国发明的 A. 苏联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 13. 下列发明最快投入市场的是 A. 互联网 B. 电灯 C. 内燃机的汽车 D. 蒸汽机 14. 互联网的诞生使 ①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②交往更加方便 ③遗传工程迅速发展 ④地球变得更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