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中、日近代改革比较(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社会背景不同:
    其一、人民的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其二、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危机严重中外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时代背景 国内:
    明治维新: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
    戊戌变法: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国际:
    明治维新: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戊戌变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2)领导力量不同
    其一、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领导者 :明治维新: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戊戌变法: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参加者:明治维新: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
    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3)政策措施不同:
    其一、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其二、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政治方面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戊戌变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明治维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戊戌变法: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社会生活方面: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戊戌变法: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军事方面:明治维新: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戊戌变法: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4)国际环境不同:
    其一、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其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5)思想文化传统不同:
    其一、日本明治维新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其二、中国儒家思想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6)结果的不同:
    其一、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逐渐使日本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
    其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外势力更加紧密的勾结在一起,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小结: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人民的反抗;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封建危机严重(2)中外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具体措施 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强制大力推行。 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 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思想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