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一、教学重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出现的原因;社会影响。 两课时 二、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是指什么?“争鸣”是什么意思? 2、“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据此说明百家争鸣的实质是什么? 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主要流派及代表有哪些? 主要学派 主要代表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孔子和早期儒学 1、简述孔子的思想主张。 主要方面 主要内容 ①核心主张: ② ③ ④ 2、简述孟子的思想。 3、简述荀子的思想。 4、小结: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异 ◎道家和法家 1、到家的创始人老子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庄子是到家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的什么学说?又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其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3、法家: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说明他生活的时代和主张。 【综合探究】 1、简单解释这些名言的大致意思,分析它们属于儒家思想哪一方面的内容? ①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②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 ③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而成全仁德。 ④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⑤没有羞耻、厌恶之心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人。 ⑥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 ⑦作为君子,贤良可以宽容奸佞,智慧可以宽容愚蠢,渊博可以宽容肤浅,精粹可以宽容庞杂。 2、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原因: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 原因: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地位 原因: (4)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 原因: (5)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 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