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步骤
    A、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B、“放权让利”: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和结果
    70年代未,开始,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4年,全面展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3、对外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特点?
    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的理由1、靠近国际市场(香港、澳门);2、与海外有密切的联系(侨乡);3、海陆便利;
    4、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为依托。
    二、党风建设
    1、原因: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腐蚀极大。
    体制的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法制);个人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境的影响(行贿行为、腐朽思想)。
    2、主要内容:反腐倡廉;“三个代表”
    3、改革开放与以前党风建设的不同
    整风、群众运动揭批、法律严惩;法制化、制度化。
    三、政治体制改革
    必要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主取代集权、法治取代人治);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分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紧迫性)。
    1、前提方向: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同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形式。
    2、过程: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体制;实行党政分开。原有体制优势部分强化与完善。
    3、改革模式变化:传统的集权模式——民主模式
    4、改革的主要任务:教材P143
    5、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村民自治
    6、政体改革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四、改革战略:团结一心奔小康
    1、宏伟目标: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社会
    2、形成:
    (1)提出: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
    (2)定量表述:党的“十二大”
    (3)“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