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12. 被列宁称为“第二个党纲”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国家电气化计划 C.新经济政策 D.《四月提纲》 13.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 三湾改编 B.井冈山会师 C.古田会议决议 D.“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制定 14.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 A.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B. 毛泽东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的战略方针 C. 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D.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红军如何建设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的问题 15.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 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 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贡献有 ①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③提出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的思想 ④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强调要正确处理农业同轻重工业的关系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7. 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不包括 ①在前线参与指挥神头村战役②部署和指挥渡江战役 ③领导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全面工作④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A. ①②B.③④C.②④ D.①③ 18.“文革”期间,毛泽东多次说,邓小平协助刘伯承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下列史实可作为依据的是 ①任红七军和红八军的总政委,成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②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粉碎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九路围攻” ③指挥上党、平汉战役,配合重庆谈判 ④挺进大别山,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20.为了“催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列车再次提速”,邓小平 A.专程视察深圳、珠海和厦门经济特区B.推动浦东的开发开放 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二、材料解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用自己也达到完美。”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中学时的作文,转引自教材125页 请回答: (1)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 (2)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