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 列宁是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帝国主义时代的现实相结合、和俄国的国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并以此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1870年,列宁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城(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892年,他开始在伏尔加河一带宣传马克思主义,1895年在彼得堡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它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1900年,创办《火星报》,为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进一步做好了准备;1903年,列宁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此后,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便称为布尔什维主义,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列宁写成《社会民主党 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一次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前途,认证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问题,提出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目标。1916年,列宁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这是继《资本论》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国情相结合,提出《四月提纲》,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后,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了资本主义模式下没有清除的俄国现代化的阻碍,使各行各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提出了被称为“第二个党纲”的国家电气化计划。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列宁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断断续续口授了一批重要的信件和文章,对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结识了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开始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参加了中共一大,成为中共的创建者之一。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他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他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写成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领导了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成熟,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人民军队迅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中国。在领导人民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以后,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958年他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特别是他在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曲折,给党和国家赞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他所犯的错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失误。 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04年,邓小平生于四川广安。1924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由于坚持和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而被打击,遵义会议前后,他才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战期间,他领导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全面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把中原变成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随后的淮海战役,使人民解放军兵锋直逼长江北岸,又直接部署和指挥了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主政大西南,1956——1966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文革”开始后,受到冲击,被疏散到江西,1973年复出,1975年受命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进行全面整顿,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又一次被打倒。1978年后,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领导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巨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二、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学习,我们要理解他们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理解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教条地、机械地照搬马克思的句子,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共同品质。 [重点突破] 一、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