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习过程】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合作探究之一】{B级} 材料一: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云谲波诡,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 特别是1956年2 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 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决心,加快了寻找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步伐。 (1)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 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 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2)思考: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评价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双百”方针的提出{A级} (1) 春,毛泽东在 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 工作中,实行“ ”的方针, (2)“双百”方针的内涵: “百花齐放”是 。 “百家争鸣”是 。 “双百”方针的目的: 。 (3)“双百”方针实质: 。 3、“双百”方针的影响 {A级} (1)在科技领域: (2)在文学艺术领域: ①开拓新题材、主题,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生动 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风貌② 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老 舍的话剧《 》,杨沫的长篇小说《 》郭沫若的历史剧《 》 ③文艺刊物增多 ④优秀电影层出不穷,1959年被电影界称之为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