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3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重点讲解】 浅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新变化的原因、表现、本质特征及其认识 1.影响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成为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家调整内外政策,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广大民众积极的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主要包括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利用税收(通过抑制过高收入和收入的持续继承性,以减弱国内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使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和)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等,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二战后股票分散化(雇员持股)和经营人员的专业化,出现资本社会化的趋向,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大调整。 (3)建立社会福利制度:①“福利国家”的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②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福利制度成为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③评价: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④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代表高新科技第三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 (5)首先在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 3.本质特征: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它促进并带领了世界经济的向前发展。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或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1)变化:①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② 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③“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④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⑤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⑥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