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4课  戊戌政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新旧势力的概念:
    新势力指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新祖宗之法,政治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新势力的依靠是无实权的光绪帝,光绪帝有变法图强的意愿,同时,也希望借维新势力增强同慈禧斗争的砝码。于是软弱的维新派和同样软弱的光绪帝互为依靠。
    旧势力是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坚守“祖宗之法”,反对西学变法,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大多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追随旧势力,所以,旧势力在朝廷权高位重,在中央和地方很有力量。
    新势力         旧势力
    (弱,受约束)光绪帝      慈禧太后 (强,控制主宰)
    (解除远离)翁同龢       荣禄(提升重用)
    (地方官员个别代表)陈宝箴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群众基础弱           社会基础厚
    在新旧势力的交锋中,新势力明显处在劣势,为变法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举措:
    旧势力 新势力
    人事权
    军 权 慈禧解除翁同和的军机大臣,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四侍郎,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基 础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慈禧训政 拉拢袁世凯,不识其真面目
    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抵制新政 游说列强争取支持;各省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围绕人事任免权的斗争:新政不久,慈禧便解除了支持新政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翁同龢出身“状元门第,帝师世家”,甲午战争的失败坚定了翁同龢更张旧法的信念。翁同龢是最先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的清廷大员,是早期维新派与光绪帝联系的搭桥人。慈禧开缺翁同龢使其远离光绪帝,同时,又把她的亲信荣禄推为直隶总督,掌握北洋三军,控制京津地区。慈禧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新势力的变法在慈禧严密监视下进行。
    从地方势力看,变法开始后,皇帝发布的上谕很多, 真正实行的只有湖南,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力行新政。兴矿务,设电信,置小轮,立制造公司,创南学会,主持时务学堂,办《湘报》,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后来,陈宝箴又保荐杨锐、刘光第入军机处筹划新政。由于地方势力的互相推委,变法流于形式,为了贯彻改革,光绪帝也进行了反击。御史文梯参奏康有为“任意妄为”,被光绪帝革职。9月4日,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等六位堂官阻挠部员王照上书,光绪帝下令把许应骙等六人全部革职,赏王照三品顶戴,以示鼓励。同时光绪帝提拔了军机四卿:谭嗣同、刘光弟、杨锐和林旭。他们都是在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下热情支持变法年轻人,缺乏社会根基。以谭嗣同和刘光弟为例。甲午战争后,谭嗣同愤中国积弱不振,要求变法图强。在浏阳筹设谟学格致馆,未成。后游历北京,结识梁启超等维新名士。1897年,与梁启超等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新政,应召入京,受光绪帝召见,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事宜。刘光第也是在甲午失败的激愤中成长为一个进步的爱国官僚士大夫。军机四卿的职位虽然不高,但“凡有章奏,皆四人阅览;凡有上谕,皆由四人拟稿,军机大臣侧目而视矣”,“名为章京,实为宰相也”。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