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关于公元前632年雅典武装暴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的结果 B.暴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平民 C.起义曾一度占领了雅典卫城 D.暴动成功地推翻了贵族政治 9.雅典的“山地派” ①都是债务奴隶 ②大都居住在山区 ③不能享受公民权 ④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B.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 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 D.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 材料二众多古希腊城邦的形成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2)材料一所反映的地理环境能否促进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请说明依据。 (3)有些史学家认为: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国家的体制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请说明依据。 12.阅读下列材料: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 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城邦毁于豪强, 而人民 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 (1)诗中“豪强”、“人民”分别指的是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层? (2)当时人民受专制奴役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该诗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思想? 高考猜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在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所谓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国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或旯。他们一般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概括古代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具体介绍雅典公民在梭伦改革前的状况。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诗句: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材料二 下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开展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1)梭伦所说的“两个阶级”各指什么?其中一个阶级是怎样不公平地占着优势的? (2)材料二中参与辩论的可能有哪些派别?他们各自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3)你认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