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是统治阶级,上至将军、大名,下至一般武士,都属于“士”这一等级;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他们世世代代为领主耕种,把收获的大部分交给领主,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者大都住在城市,他们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当时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 ——人教版教科书选修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高考猜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强烈地冲击着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的生活日益腐化奢侈,购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货币,单靠出卖“年贡米”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向豪商们借债。据估计,1790年的债务总额高达6 000万两黄金,年息300万石米。一些大名因负债太多,只得让债主购买武士身份,给予“带刀”特权和参与藩政的权利。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不少下级武士沦落到无处安身的地步,成为“浪人”。其中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部分浪人放弃武士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领导者。 材料二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多。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二所述这种状况,西方商人采取了什么举动? (3)材料一、二中的这些变化给日本封建秩序和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1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国际环境,你怎样看待这一政策?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 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出现的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 2.C 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阶级结构理解能力。士包括将军、大名、武士,而它们属统治阶级。 3.C 日本社会的统治基础是武士,大盐平八郎是中下级武士,他领导的武装起义,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4.A 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与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5.D 锁国政策下的日本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6.D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日本锁国政策的实行,几乎完全隔断了日本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以至于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因此,这一政策没有达到抵制外来侵略,维护日本独立的目的,也没有促进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强化提高 7.D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注意分析材料所隐含的历史信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的地位开始举足轻重,他们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反映了伴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8.D 闭关锁国时期的日本社会,虽然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但经济也在缓慢发展,因此①表述是错误的,排除有①的选项。 9.C 议定关税制度使日本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廉介工业品的输入。 10.A 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否定选择能力。B、 C、D三项是美国在日本获得权益,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A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