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双百”方针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A、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 B、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在恢复国民经济上 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 D、文化大革命使科学文化事业蒙受沉重打击 7.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 C.推陈出新 D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8.“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文学艺术发展 B.团结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C.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 9.下列哪些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 ①《茶馆》 ②《蔡文姬》 ③《青春之歌》 ④《三里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B.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 C.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D.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 问题上百家争鸣。——l 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 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许多部门还是死人统治者。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 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关于文艺界整风的讲话 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到挫折 的原因。(12分)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答案 一、“双百”方针的制定(略) 二、挫折:政治运动扩大化;十年“文革”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 三、艺术的春天 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2、内容:出现以“文革”为主题 “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革”为主题;社会生活为主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3、结果: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 四、经验教训 1、教训:政治运动扩大化,学术问题政治化 2、经验:(一)、纠“左”; (二)、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三)、坚持“双百”方针。 【学思探究1】:从背景、含义、内容、性质、意义方面回答。 【学思探究2】:略。 (四)当堂检测 1-5 BBADD 课后练习与提高 1-5 ACABC 6-10 CABDA 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