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清时期 (1)背景: 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 ①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②传统社会秩序的松动和价值观念的变化;③异族统治下的思想文化专制。 ②特点:风格独特、不拘成法 ③代表人物——“八大山人”朱耷《松鹰图》 四、民间风情画 1.背景:宋代以来,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繁荣 2.题材和绘画代表 (1)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木刻版画 ①原因:随着明清小说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以木刻版画制作的小说插图更成为雅俗共赏的绘画形式,在社会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②《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人们熟悉的名著小说插图 (3)年画、布贴画、剪纸画——是反映下层民众生活情趣的绘画形式, 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 五、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和作用 1、风格特点: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早期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后来逐渐出现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2、作用:国画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结]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1)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 (2)魏晋隋唐时期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 (3)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境;自宋以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起来。 (4)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的个性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