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入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十月革命胜利,再到中国的毛泽东思想产生,这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同样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因此,课堂导入就从这一角度入手:“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不久,在世界的东方,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二) 新课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着重从毛泽东思想诞生的社会大背景出发,交代毛泽东思想创立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就是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寻找出路,“救亡图存”历来是近代志士仁人们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人也不例外。) (1)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3)国际条件: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5)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书本内容着重讲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体系,此为本内容的明线;从大革命到国共十年对峙,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国社会的大变迁为本内容的暗线。) (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1925年冬至1927年春,毛泽东针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将党的工作重点从敌人力量强大的城市转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斗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在农村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关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3)、成熟(抗战时期) ①、标志:《〈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A、解决了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②、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意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4)、继续发展(建国后)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 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着重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具体结合的产物。)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③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4、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毛泽东本人的奋斗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那么是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呢?他晚年提出的错误理论属不属于毛泽东思想呢?本内容着重探讨毛泽东本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总结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