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9课  电影与电视教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电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这一子目我主要讲四个问题:电影艺术产生的条件;电影艺术产生的概况;电影的发展过程;电影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电影艺术产生的条件
    这个问题教材涉及较少,可采用启发式教学:电影需要电,那么电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了电,电影的出现成为可能)
    当然★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突飞猛进,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物质文明满足了,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享受★精神文明的需求
    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商业利润的驱动
    (事实上,早在电影、电视诞生的初期,其商品属性就已经显露出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因为在巴黎的一家大咖啡馆里首映了电影,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便成为了富翁。
    正是由于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得20世纪20年代的洛杉矶近郊小镇好莱坞,迅速变成了一个新兴的城市。)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对“视觉暂留”与“缩短曝光”加以解释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装上摄影镜头时,可以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获得负片。取下摄影镜头,将曝光后的负片与另一条未曝光的胶卷贴在一起曝光后转成正片。
    放映时,正片装入机内。点燃灯泡后,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静止的画面以极短的间隔次高速地通过片窗,使影像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暂留,观众便可看到一组活动的画面。)
    ②电影艺术产生的概况
    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难找出电影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1895年12月28日 法国巴黎的一间咖啡馆 卢米埃尔兄弟)
    ★细心的学生会问,我们曾经在第十六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中讲过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而且从时间上来看要比卢米埃尔兄弟要早,那为什么这里却没有提及爱迪生而是卢米埃尔兄弟呢?那么到底是谁最早发明的电影呢?
    其实两个都对,如果问法国的,那一定是卢米埃尔兄弟;如果要问美国的,那肯定是爱迪生。
    美国人爱迪生失去了成为电影之父的大好机会。实质上,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前,爱迪生已经发明了可以容纳50英尺凿孔影片的电影视镜。只是电影视镜只能供一个人通过放大镜观看,爱迪生拒绝公开他的影片,认为此举会“杀死一只会生金蛋母鸡”。伟大的发明家因此错过了“金蛋”也失去了“母鸡”。
    ③电影的发展过程
    从对电影做出贡献的角度(发明者、改革者、演员、场所、奖项五个角度)去解答这一问题。
    第一步:卢米埃尔兄弟(法)发明电影
    第二步:格里菲斯 (美)改革电影 “现代电影之父”
    《一个国家的诞生》
    第三步:卓别林 (英)《大独裁者》、《城市之光》、《摩登时代》
    第四步:好莱坞以及著名导演与明星简介
    第五步:奥斯卡奖的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