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速不变原理,也有例证,就是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假定一个观察者B带着一只座钟和一把码尺,并把码尺指向他运动的方向。当他向观察者A旁边走过时,在A起来他的尺子不足一码长,他的钟也变慢了。B相对于A的速度愈大,这差额也就愈大。假如B用光速在A的旁边通过,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惊人的,这时B的码尺长度将等于0,他的钟也完全不足了。这就是说光速的速度的极限,宇宙间没有任何东西能以大于光速的速度运动。运动尺子的缩短和运动时钟的变慢效应,都是相对时空的基本属性,与物体内容结构无关。如果物体的速度比光速小得多,相对论力学就可以解释牛顿力学。 相对论与我们的生活常识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却被科学实验所证实,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常识总是正确的吗?常识和正确的理论起冲突的时候,应当怎样分辨呢? 常识是我们在生活的经验和过程中所具备的,甚至可以说,是构成我们正常生活的基础,所以常识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根深蒂固、雷打不动的认识,往往构成了我们寻找真理和本质,在探询日常生活之外的事物的规律时,我们认识的障碍。日常生活中,常识是必要的,但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不是只靠常识和直觉就可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科学家们通过精确、巧妙的物理学实验得出的理论,也是经过了同常识的反复斗争而做出的,这更加体现出科学探索之路的艰难。 相对论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而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也因此名垂青史。关于相对论的评价,是教材P107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找学生阅读教材P107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可以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自相对论横空出世以后,人类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扩展:由低速领域跨入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观领域,由我们生存的三维空间到时间、空间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对地整个人类来说,由相对论引发了史无前例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时代:人们认识到时间和空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意义,认识到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互依赖关系。对于人类意识来说,这的确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相对论驱散了漂浮在物理学晴空上的第一朵乌云,那么,另一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呢? 三、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 量子理论的提出,同样是源于实验和公式之间的不合。 教材P107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教材P108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介绍了量子理论的创立过程,请同学们阅读。 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是谁?德国科学家普朗克。 板书:1.普朗克 量子理论的创立过程是一个不断怀疑和不断假设的过程,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量子假说是“不得不”的结果。因为作为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其最基本的态度就必须是尊重事实,历史上因为墨守成规和不尊重事实而失去重大发现的实例举不胜举。但是量子理论本身和物理学中早已流行了很久的思维方式相差甚远,与一般人的常识更是有天壤之别,所以即便是在物理学界反应也十分冷淡。普朗克本人也曾经出现过反复和动摇,并最终导致他没有做出更加伟大的理论创新。这也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量子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相对论不同,相对论基本是爱因斯坦凭着一己之力创立的,而量子理论的发展则凝聚了很多科学家的聪明才智。教材还提到了哪些科学家的哪些贡献呢?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玻尔的原子的量子理论。 板书:1.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上,量子理论是一座里程碑,从当前的实践来看,量子理论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变作用更大一些,请同学们看教材P108倒数第二、四自然段,这是量子理论的现实意义。 找学生阅读教材P108倒数第四自然段:量子理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找学生阅读教材P108倒数第二自然段:量子力学对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如半导体和激光器的发明等。这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