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时安排:一课时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2008年9月中旬,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大连举办,揭晓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情况。 百花奖的设立始于1962年,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喜好,因而被称为“群众奖”。百花奖以盛开的百花取名,象征影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鼓励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好影片。百花奖以百花女神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 百花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科学艺术发展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提问一:1956年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怎样? 结合初中学过的苏联历史和刚学过的新中国初期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是由于来自苏联的学术批评中粗暴作风和国内在革命斗争中的“左”倾思想的影响 提问二: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965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包括调动文化界和科学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为此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会议。在肯定知识界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制定一个正确的文化工作方针非常有必要,以使文化与科学走上正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而,党提出“双百”方针。 提问三:“双百”方针是哪年提出的?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毛泽东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2、“双百”方针的内容: 艺术问题——“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具体地说,“双百”方针的内涵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学术领域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不仅是文学领域的一项长期方针,也是科学学术领域长期方针。 提问:“双百”方针提出后到“文革”前,我国的文艺科学发展状况如何?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