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表现:
    (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展开了系列救亡运动。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1、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8年)
    2、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于是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另外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表现:
    (1)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470多家;
    (2)投资总额增加: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4、结局: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5、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如面粉、纺织、皮革、卷烟等。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下,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指导阅读“学思之窗”中对张謇及其企业兴衰的介绍,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思考、讨论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又很快衰落下去?学完短暂春天这段历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短暂春天的逝去,昭示我们: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2)“实业救国”虽为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