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3课 亚里士多德 【学习目标】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重点难点】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自主学习】 一、北方小驹 1、优越家境 (1)出生在 北方小城斯塔吉拉,常随父亲出入 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 (2)作为 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 素养。 2、才智超群 (1)17岁那年,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 学园学习。 (2)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 ,显示出超凡的才华。 (3)敬重老师,但并不盲从,被誉为学园的 。 3、思想主张 (1)思想: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放弃现实的幸福。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 的存在。肯定 是真实的存在,而且实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 的感觉。认为 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好现实性。 (2)特点:接近唯物主义,但不彻底。 二、博学家 1、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被誉为“ ”。 2、在哲学领域: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提出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 3、在生物学领域:对五百多种不同 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 。 4、在《 》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5、创立了工具科学—— ,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 ,始终贯穿于其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三、教师生涯 1、宫廷教师: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其为其子 的私人教师。 2、创立学园:公元前335年,在雅典东郊创立“ ”学园。 3、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喜欢边散步边讲学,人称他“ ”或 。 4、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 ,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 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5、寂然离世: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他认为 天然合理,却在遗嘱中要求解放家奴。 【合作探究】关于中西方古代思想中“中庸”思想的比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