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日内瓦的“教皇”------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内容:①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③主张简化教会仪式,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 3)结果:①1541年,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 ②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卡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 ③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 ⒊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 1) 背景: (1)15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依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强化王权,到亨利八世时,王权已凌驾于议会之上; (2)但英国教会仍然从属于罗马教廷。 2)内容: ①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②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称“安立甘教”或英国国教。 ③以英语为做礼拜时的语言,保持天主教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 3)结果:由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不彻底,随即出现更激进的清教运动,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⒋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1) 背景: ①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较早。 ②卡尔文教流行。 ③西班牙对尼德兰实行专制统治。 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的性质。 3)过程: 1566年,尼德兰人民起义,冲进教堂,捣毁圣像,强迫当局限制天主教活动,允许新教徒信仰自由。 4)结果:北部独立为荷兰共和国,南部仍处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 ⒌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 1)背景:天主教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内容: 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③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破坏宗教改革。 3)影响: 暂时摆脱了困境。 三、改革冲击波-----宗教改革的影响 1、性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影响: ①否定了天主教权威,建立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民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成长。 ③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消极影响:带来宗教的局限性,如宗教迫害、宗教纷争不断。 【课堂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卡尔文 材料二 财富本身决不象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卡尔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卡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尔文是怎样批判“财富”的?由此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从上述材料看,卡尔文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课后反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