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3课《改革的后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两个阶段四个方向的扩张 改革与扩张的关系、改革失败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埃及历史的影响 将扩张、失败与意义进行分析,找出内在联系,说明改革的本质特征 扩张的非正义性加剧了阿里政权的危机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改革失败的内外因素 专制性与扩张性是改革失败的原因 民族独立、近代化是进步潮流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建议 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及其改革失败的内外原因;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意义的分析和理解。 英国等列强插手及英、法、俄等国在对待奥斯曼帝国与埃及态度上的不同表现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穆罕默德·阿里的扩张;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内外因素;三、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后果:一、改革增强埃及国力,穆罕默德·阿里进行了三十年的对外扩张战争,战争影响了改革进程;二、摆脱宗主国的控制、赢得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开埃及乃至中东地区近代化之先河;三、抗击强权,勇敢地抵御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高擎中东地区民族独立的火炬,推动了奥斯曼帝国辖区内各民族的解放运动。 本课引言从埃及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入手,以阿里的话引导到阿里对奥斯曼帝国的斗争和对外扩张,并指出穷兵黩武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以具象材料设置悬疑导入抽象思维的手法,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内容,做好导入本课教学的文章。 改革的后果是本课教学的中心内容,为帮助学生把握本课知识间复杂的内在构成,建议教师结合前两课的内容,全面描述当时埃及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进一步梳理清楚英法等列强、奥斯曼帝国、埃及间的关系。 第一目“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教材讲述的对外扩张始于1811年、终于1841年,约30年。从性质上可归纳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前20年(1811~1831年),阿里扛的是素丹的大旗,打击分离势力、实行对叛逆者讨伐的扩张手法。第二阶段是后10年(1831~1841年)直接挑战奥斯曼帝国,以图取而代之。 从战事讲,可概括出四次出兵分别指向四个国家或地区,即东方的阿拉伯半岛、南方的苏丹、西北的希腊、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此可知,本目教学中必须加强空间概念的教学,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穆罕默德·阿里扩张形势图》,或历史地图册上的彩图、挂图讲解,让学生了解出兵的先后与空间方位。 对于阿里对外扩张第一阶段与奥斯曼素丹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及各自的动机,建议教师在引言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达到训练学生历史思维的目的。阿里对外扩张的主要战事有: (1)兵侵阿拉伯半岛 沙特家族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奥斯曼素丹和阿里各怀心机,相互利用。阿里派兵侵入阿拉伯半岛,历经17年的艰苦战斗,穆罕默德·阿里以高昂的代价,换来了第一次对外扩张战争的胜利。阿拉伯半岛实际上处于埃及的统治之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