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八单元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关于战争胜利的原因,建议请学生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如有可能,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维新前期列强在日本的角逐。通过探讨,学生会认识到:幕末日本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一样,面临着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尊王攘夷”一目的教学,可以提问“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开始标志,建议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现刺杀井伊直弼的事件,然后请学生自己总结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建议提醒学生尊王攘夷运动的中心是“攘夷”,为“攘夷”而“尊王”。可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图文说明,分析这一运动为什么会得到广泛支持?“奇兵队”与幕府军队的不同之处?结合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尊攘派为什么不能提出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口号?尊攘派的局限之处?
    关于“倒幕运动的兴起”一目,可以首先由学生分析尊攘派为何转变为倒幕派?学生一般能分析出幕府不能实现改革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有识之士要倒幕。建议提请学生注意:在攘夷运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感受到要富国强兵,不能光靠盲目“攘夷”,“开国”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付诸实行,尤其是在西南各藩。在介绍有关倒幕派控制长州、萨摩政权,实行经济、军事等改革后,可以请学生结合第一节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分析为什么西南强藩会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培养学生学会从政治、经济、军事、领导、群众基础等方面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关“大政奉还”背景的分析,可以按教科书内容和插图分析,不作过多补充。
    有关“戊辰战争”一目,可以问学生:既然幕府已经“大政奉还”了,为什么1868年初,倒幕派还要发动政变,要求“王政复古”?什么是“辞官纳地”?关于战争的经过,结合插图,介绍鸟羽、伏见战役,“无血入城”,让学生大体了解“彰义队”、 “奥羽越列藩同盟”、“函馆之战”,不用作具体要求。关于战争胜利的原因,建议请学生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倒幕运动的兴起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图片三张:
    图片1.日本地图:
    结合地图,介绍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1866年1月萨摩、长州,缔结军事同盟,规定在幕府征讨长州时,萨摩要协助长州,并共同举兵反幕;11月,萨摩长州建立经济同盟,由此形成了以两藩同盟为核心的举国讨幕的局面。
    图片2. “大政奉还图”
    结合图片说明:这幅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 1867年,萨摩、长州、安艺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席卷了包括京都、大阪、横滨、江户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幕府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大政奉还图》描绘的就是这一场景。
    案例二 在介绍戊辰战争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图片鸟羽、伏见战役,介绍这幅图描绘的是在战斗中,新政府军乘胜追击,幕府军仓皇逃窜的场景。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题关键:理解“攘夷”思想是怎样发展为“倒幕”思想的。
    思路引领: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盲目“攘夷”思想被抛弃,“开国”思想被接受。
    答案提示:相同点: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的支持;领导力量基本一致;根据地基本一致。不同点:前者重在“攘夷”,失败;后者重在“倒幕”,彻底打跨幕府,胜利。
    2.请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解题关键: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
    思路引领:从国际、国内形势两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国内: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支持;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政府军作战;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
    国际: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二)学习延伸
    你了解中国那一段历史吗?你认为高杉晋作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解题关键:唇亡齿寒;分析中国衰败的根源,外来侵略加剧了衰败。
    思路引领:高杉晋作的说法有的很有道理,但有关中国衰败的原因并不够全面。
    答案提示:唇亡齿寒;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没落,游离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之外,落后就要挨打;而因循守旧,武器落后,加剧了衰败。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