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地发展起来。但是,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的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民的反抗。内容:(1)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解放时,可以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意义: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5. 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意义:原因: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而南方却保留着奴隶制种植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尖锐。意义: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废除了黑奴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16. 英国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1)随着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这一时期,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地农民成为廉价的劳动力。贩运黑奴所获的超高额利润和殖民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发展生产、改进技术的资本。手工工场细密的分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成为可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产生,促进了城市的兴旺和城市人口的增长。(3)社会日益分裂成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4)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疯狂地掠夺殖民地,把资本主义势力扩展到世界各地,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17. 幕府统治的危机:(1)社会危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产生。但是,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强烈要求改变日本现状,深受封建剥削的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幕府政治出现危机。(2)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舰队侵略日本,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18.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评价:内容:(1)宣布行政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农民土地自由买卖。(3)文化教育上,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4)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5)外交上,明治政府还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评价:(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作用:(1)国内: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逐渐强大起来。(2)国外: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及影响:原因:(1)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老牌殖民国家则力图维持原状和夺得更多的殖民地。(2)在准备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根据各自的利害关系积极寻求同盟者,逐渐形成为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3)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使世界局势紧张。(4)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