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居室建筑等物质生活和婚姻等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社会因素。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②近代中外交往的需要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二)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火车、汽车等交通、邮电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2、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3、电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4、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
    5、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外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6、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
    ①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
    ②速度更快; ③运力更大; ④费用更低廉; ⑤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