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教学要求: ①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③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了解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知道“双百”方针的具体内涵; 列举反映“双百”方针贯彻下硕果累累的典型事例。 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中国的国情; “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运用:通过讨论在“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会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来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认识到这个政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 通过对春天的信息——“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和基本内涵的了解;对春天的硕果展示与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对比分析,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通过对“双百”方针的了解,增强我们中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2008年9月中旬,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大连举办,揭晓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情况。 百花奖的设立始于1962年,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喜好,因而被称为“群众奖”。百花奖以盛开的百花取名,象征影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鼓励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好影片。百花奖以百花女神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 百花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科学艺术发展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 提出的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提问一:1956年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怎样? 结合初中学过的苏联历史和刚学过的新中国初期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是由于来自苏联的学术批评中粗暴作风和国内在革命斗争中的“左”倾思想的影响 提问二: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965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包括调动文化界和科学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为此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会议。在肯定知识界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制定一个正确的文化工作方针非常有必要,以使文化与科学走上正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而,党提出“双百”方针。 提问三:“双百”方针是哪年提出的? 1956年4月,毛泽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毛泽东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