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王安石变法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王安石变法
    第1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背景
    (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
    (1)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2)人民赋税负担沉重;(3)战事连年不断;(4)自然灾害频繁。
    表现: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2、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表现: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
    3、统治阶级间的朋党之争
    实质: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宋统治者对军队严密控制造成了兵将分离和军事实力下降,在宋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失败。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不断。形成
    积弱局面)
    原因:国家权力过于集中
    [目的:防止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1]集中军权;
    [2]集中行政权;
    中央:
    地方:
    [3]集中财政权。
    抑制了官兵的进取心,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2]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缺乏临机决断权;
    [3]财政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总之,集权的皇帝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进而导致对辽、西夏的战争中非常软弱。]
    表现:宋辽“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
    ①为了防止文官武将专权,增设大量官僚机构,官僚队伍庞大,既影响办事效率,又成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恩萌授官;形成冗官的弊端。
    ②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造成冗兵问题。
    ③养官、养兵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北宋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巨额赔款,形成“冗费”。
    ④“冗费”使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北宋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往往隐瞒土地数量,逃避赋税,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三冗”出现是导致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
    原因[表现]:[1]冗兵
    [原因:A、采取“荒年募兵”政策;B、加强对辽、西夏的防御;C、防止地方割据。
    影响:军费开支过大]
    [2]冗官
    [原因:A、官僚机构重叠;B、科举取士越来越多;C、“恩荫”法泛滥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影响: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3]冗费
    [原因:A、冗兵、冗官;B、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大量“岁币”。
    影响:政府财政日益入不敷出。]
    影响:
    (1)随着冗兵、冗官、冗费的增加,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
    (2)北宋统治者把这些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庆历新政
    根本原因:吏治不整
    中心内容:整顿吏治
    主要措施:
    1、改革官吏升迁办法;2、严格“恩荫”制;3、改革贡举制; 4、慎选地方官;5、减轻徭役;6、重视农桑。
    结果: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影响: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高涨,一场更大规模、更加深刻的改革正在酝酿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