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 归纳亚里士多德的人生经历。 出生御医家庭——求学雅典,师从柏拉图——离开雅典,从事科学研究——成为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重返雅典,创立学园——再次离开雅典——逝世 这样,亚里士多德完成了从北方小驹——学院灵魂——博学家的转变 1、家庭出身 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颇受人敬重的御医,这使他经常有机会出入马其顿王宫,接触到了广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这时的希腊哲学、文艺以及一般文化都已发展到可以作总结的时代,这种背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岁,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园学习。 2、前367年,求学雅典,师从柏拉图 探索真知的精神 柏拉图61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来到了学园。在柏拉图学园进修的二十年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和超凡的才华,他的许多观点代表着他那个时代有教养、有阅历的人的流行见解。他并不盲从,正如柏拉图所说:“亚里士多德士学园的头脑”。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讲授亚里士多德哲学时,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亚氏的一生:“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这句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亚氏之后近两千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了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用这样一句简短的话给思想家作了一个注脚:思考,是一个思想家的名片、通行证和墓志铭,也是思想家存在的唯一方式。 他有一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尊师而不盲从 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这种关于师生关系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老师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这一点尤其值得同学们学习。 回归课文:学生举例子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继承与突破 ①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不放弃现实幸福 ② 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 ③ 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举例“母鸡”柏拉图认为先有理念“母鸡”,而后才有母鸡。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这个观点。 这种批评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至于柏拉图经常善意地称他为“小驹”,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小驹吃足了奶就会乱踢它的母亲。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 3、前347年,离开雅典,从事科学研究(博学家) 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做过研究,他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①、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④ 、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⑤ 、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⑥ 、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