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目标:
    春秋战国的分裂和秦的大统一及其巩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的建立;
    重要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不可动摇性;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并受制于中央政府。
    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这一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即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和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要注意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具体分析。在明清前,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它的进步性。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亦已渐趋衰落。
    预习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封建社会时期基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怎样建立的?秦朝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 导学提纲:
    主 体 知 识 问 题 思 考 学生发现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一课时)
    一、春秋战国的群雄割据
    二、秦的统一
    1、历史条件
    2、进程
    3、疆域:东临_____,西到______,南到 ,北抵 。
    4、意义: 1、讨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从其不同上反映出来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2、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从大势所趋、实力所及、个人所能三方面考虑)
    3、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主 体 知 识 问 题 思 考 学生发现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措施
    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A.措施
    a.皇权——至高无上、皇位继承制
    b.中央——各级官员的配合与牵制
    c.地方——废分封、置郡县,严格控制
    d.维护——选、考官吏制度;细密、严苛的法律
    B.基本特征
    C.意义
    ②修长城
    ③开交通
    ④五统一 —— 币、度、量、衡、字
    ⑤整风俗
    2、影响:
    ①积极性
    ②局限性 4、思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5、讨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知识运用:
    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到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了朕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请分析,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出什么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