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为何绘画艺术成就突出? 首先:16世纪人文主义掀起的学习古典主义高潮,以艺术受惠最多最优,希腊罗马的建筑和人体雕像艺术为人文主义提供典范。其次,16世纪的文学热衷拉丁文创作,反而使作品远离生活和群众,而艺术上直接学习古典模式没有语言障碍,同时群众更容易接受直观的生活化艺术。第三,16世纪新艺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它和科学结合得非常紧密,艺术的写实求真通过新的科学手段而得到根本的提高,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凭借其科学技法超越一切古代与中世纪艺术的特点。 二、英国的文艺复兴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莎士比亚是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1590年—1600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时期,这一时期,其作品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思想可以实现,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三世》,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即使是当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悲剧,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1601—1607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一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这使莎士比亚的思想也产生了变化,其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四大悲剧全部在这一时期完成,集中反映了莎士比亚对这时期局势的强烈不满。 三、文艺复兴的意义 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巩固小结: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由于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因此这场运动称做文艺复兴运动,它催生出众多彪炳史册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 【拓展阅读】 威廉•莎士比亚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公元1564~公元1616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莎士比亚18岁时与一个26岁的女子结婚,他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 几年后他来到伦敦,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四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写了《儒略•凯撒》、《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这样的杰作。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他的子孙都已经断宗绝代了。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 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 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 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①所产生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