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争夺 师: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的扩张,不仅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也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为了多争得一块海外殖民地,他们互不相让,多次以兵戎相见,克里米亚战争即为一例。 1.起因 师:(指《克里米亚战争形势图》)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及附近的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有经济上战略上的价值。君士坦丁堡是东西贸易往来必经之路,两海峡是控制里海与东地中海的咽喉。因此,欧洲列强都想控制两海峡和君士坦丁堡。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完成或开始工业革命而土耳其帝国却日益衰落,更成为列强觊觎的主要目标。俄国想夺取里海海峡以控制向东地中海扩张势力的交通要道,此时尼古拉一世企图通过战争缓解国内农奴制的危机。英法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力图在近东扩充侵略势力。这样巴尔干地区成为列强争夺的矛盾焦点。 2.战况 师:1853年10月,俄军大举入侵土耳其,土军惨败。第二年英法直接派兵作战,俄军转入被动地位。由于英法的目的只是争夺土耳其,没有与俄国全面大战的意愿,所以战争仅局限在克里米亚半岛地区。1853年3月2日,尼古拉一世见败局已定,服毒自杀。1856年俄国战败,被迫求和。根据和约,俄国不仅没有达到首先挑起战争的目的,相反却丧失了黑海的制海权。 3.战争的性质及影响 (1)性质 生:(阅读课本第110~111页有关英、法、俄作战的目的回答) (2)俄国战败的原因 生:(结合以前所学有关知识,及本课内容回答) 师:俄国战争中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及军事上远逊于资本主义的英法。再者,在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严重威胁了俄国的后方,大大地削弱俄军的战斗力,还有由于经济不很发达情况下武器的落后等等。 (3)影响 生:(依据参战国英、法、俄的目的及战争的结果分别归纳克里米亚战争对其影响) 师:克里米亚战争对先败后胜的土耳其来说,只是换取了英法势力的进一步渗透;对战败的俄国,其妄图控制地中海地区的南下战略计划遭到重大挫折,此后俄国将扩张的主要目标转向东方,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再者战争的失败还加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直接导致了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对取得胜利的英法,通过此次战争,两国大大加强了对土耳其的控制,也加深了对土耳其经济的渗透。两国在世界其它地区进行的殖民扩张与争夺更加猛烈。 【课堂小结】 师: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生产力迅速提高,增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列强进行全球扩张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形成以资本主义市场为纽带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体系的建立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它意味着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逐步形成,意味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它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直接导致19世纪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