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案 一、知识梳理 1,原因:西方列强为了 ,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2、时间 3、经过: 、 两国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城,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 4、结果: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定了《 》和《 》。 5,影响:清政府 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提出 ,发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 。 (设问思考: ⑴,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它能否避免? ⑵,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有继续?) 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⑷,洋务运动也是战争影响之一,你能略述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吗? 三、线索勾勒 1,本课基本线索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对外侵略扩张 ------------扩大侵略权益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衰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2,知识拓展 中国落后---------战败-------影响重大--------反思探索 四、重点、难点阐释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2,把列强对华侵略放入世界大背景中认识:列强对华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蒸汽时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产品数量大为增加,于是,资产阶级迫切地要求抢占地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亚洲封建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商品倾销的和平方式难以打开亚洲封建国家封闭的大门,于是不惜发动战争,用炮舰打败这些国家,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商品输出方面的特权,利用特权对亚洲落后国家进行经济侵略。19世纪中国历史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这一时期的侵略特点。 3,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表现为:一是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二是列强掀起掠夺原料狂潮,中国成为其廉价原料产地;三是中国出口商品受到外商操纵,他们压价甚至赊购,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失;四是中国产品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它产生的主要影响有:一方面客观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自然经济,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另一方面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的产生创造条件,也为列强在中国掠卖华工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4、协定关税:又称协定税率,是关税税则制度的一种。它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缔结的条约或贸易协定,对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税率,有双边、多边和片面协定关税数种。前两种一般是平等互利的,是为了相互发展经济。片面协定关税,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在这种税则制度下,强国依靠强权或武力,强迫弱国或落后国家在条约和关税税则中订立适合强国要求的片面的低税率,以便达到他们侵略的目的。缔约国双方权利是不平等的:一方有权利而无义务,另一方却有义务而无权利。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被迫同列强订立了片面的协定关税。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是中国被迫接受协定税则的开始。此后,在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又规定,一般货物应纳税额,皆按值百抽五核计,如欲变更,则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