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影的发展历程;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和风格特点;电视的功能 难点:电视使艺术大众化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利、弊) 教学内容 导入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拍摄的?是一部怎样的电影?(1905年,《定军山》,北京丰泰照相馆,无声电影)而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是怎样诞生的呢? 一、电影艺术 1.电影的产生 (1)条件 ①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的发明 电影发明的原理:“视觉滞留”: 也叫视觉暂留(duration of vision),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滞留”。人在观看电影时,银幕上映出的是一张一张不连续的像,每秒钟要更换24张画面。但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作用,一个画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张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了,所以看上去感觉动作是连续的。 ②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2)诞生时间及发明者: 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日” 那天夜晚,在巴黎卡普西尼斯大道旁格兰德咖啡馆的大厅里,许多人挤在一起,伸着颈脖,兴奋而激动地注视着白墙上的影像:一列火车拖着一缕黑烟徐徐地进站;一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驶离码头;一群工人走出吕米埃工厂。这是当时人们看到的最先进的幻灯,准确地说,这已经不再是幻灯,卢米埃尔兄弟俩把它命名为电影。至此,世界上第七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 2.电影的发展 (1)默片时代: 1927年前,由于技术所限,无法把画面与声音结合在一起,所以那时候的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就是有点类似于哑剧,就以电影中的人物动作来看剧情,没有人的声音,只有一些背景音,可以说当时的电影是无声电影,因此被称为默片时代。 ①代表人物 A.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了“蒙太奇”手法,拍摄了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商业片《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个国家的诞生》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有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序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 蒙太奇手法:当我们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例如:我们将母亲洗衣、做饭、带小孩甚至连父亲看报纸的镜头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很忙碌的感觉。 B.卓别林——“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