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息三藩之乱 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帝采取剿抚兼用的策略,历时8年,平息了叛乱。 2、清军进入台湾和设置台湾府 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台湾? 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叫琉球) 插图《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3、中俄雅克萨之战与中俄《尼布楚条约》 插图《雅克萨之战》 明清之际,清军主力进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侵略者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为了捍卫边疆,康熙帝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军伤亡惨重。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插图《尼布楚条约》 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条约规定:中俄两国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西,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外兴安岭与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搁置再议。拆毁雅克萨城,俄国人全迁出境。两国商旅凭护照方可往来贸易。清朝同意将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让给俄国,作为商旅栖托之所。 4、西北平定准噶尔叛乱与回部叛乱 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称汗后,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又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噶尔丹曾经致函康熙帝“陛下做长城以南的皇帝,我做长城以北的大汗”,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七十年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粉碎,统一天山北路。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插图《康熙帝亲征》《平定准噶尔勒铭碑》 1757年,居住在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皇帝派清军迅速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不断加强 元朝时设立什么机构管理西藏? 宣政院。西藏在元朝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清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统一全藏。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赐予另一位黄教领袖五世班禅。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西藏黄教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有时同时出现几个灵童。为了避免纷争,乾隆年间,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插图《金瓶掣签》《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1995年11月29日,认定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在西藏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举行。嘉黎县的坚赞诺布中签。国务院特准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小结:清朝初期由于军机处的设立使得皇权得以空前加强,同时又由于采取若干有效措施使得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得以巩固,这些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 思考:康、雍、乾三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基本策略是什么? 康、雍、乾三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基本的策略是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如对东北沙俄入侵的抗击、对西北准噶尔部和回部的叛乱的平定、对西藏治理的加强、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以巩固为主,而不是以扩张为主的思维定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