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锡尼文明(前1600-1200年) 特点:主要的文化遗存是陵墓,包括竖井墓和圆顶墓两种类型,以及迈锡尼城堡,主要的历史内容是特洛伊战争。发现线形文字B,已经释读。城堡坚固,有尚武精神。 师:克里特文明衰落以后,爱琴文明以迈锡尼为中心继续创造着辉煌,它的石头城门──狮子门,至今残迹犹存守卫着曾经的繁荣,公元前1200年迈锡尼文明衰落的原因也和神话传说有关,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特洛伊战争。 (展示电影《特洛伊》片断) 师:为美女和荣誉而战的特洛伊战争虽然征服了特洛伊,但另一支希腊人乘虚而入又征服了迈锡尼,爱琴文明中断了。此后的三百年间,希腊被称为“黑暗时代”。 三、古希腊城邦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I、殖民的时代 1、古城邦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影响(演示希腊半岛地形图) 师:大家可以看到阿提卡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地势是怎样的? 生:山多平原少,海岸线曲折…… 师:对,没错。希腊半岛山多平原少,而且土地贫瘠,少河流,农业耕作条件很差。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陆地都被山岭分割成小块,无法形成地区合并的地理政治中心,不适合统一领土国家的形成,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才形成了这么多独立自治的城邦国家,山岭成了天然的屏障,城邦之间各自分离。另外刚才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希腊半岛拥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水深岸陡多良港。这些特点对古希腊人来说有什么影响或用处? 生:海上交通极为方便,为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提供优越条件;希腊处于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师:除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外,是什么原因促使古希腊人大批量地到海外殖民呢?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一是过剩人口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二是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寻找海外市场与原料产地 师:那么古希腊人的海外殖民活动对他们自己、对殖民地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一方面让学生看书归纳,一方面教师用PPt展现) 学生总结:缓解城邦人口压力,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开拓视野,吸收东方文化,为希腊文明奠定基础。 II、古希腊城邦政体 师:刚才我们能分析过希腊半岛的地形、人口,得知古希腊城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 生:小国寡民。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一个城邦面积那么小,我们合理假设相当于我们市的一个行政区那么大,在那个时候,可能会出现怎样的行政管理形式呢? (给学生半分钟思考)如果想不出大家可看看书,书上是怎么说的? 政体归类:①民主制 ②贵族制 ③君主制 ④寡头制 ⑤僭主制 师:古希腊城邦基本上都采用共和政体即民主制和贵族制,这与东方例如中国的专制政体有很大的不同。 (2)贵族制:贵族集体领导,权力受公民大会制约 寡头制:少数贵族领导,权力受公民大会制约 僭主制:依特武力或非法手段夺权执掌,无视公民大会,但往住取悦于平民有利向民主制转变。 君主制:君主终身世袭独掌大权。但形式上保留公民大会。 民主制:人民集体享有主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城邦制度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公民团体,表现为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实行法治,公民大会享有最高权力。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民主制度在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成熟,影响也最大,下一节课我们将专门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