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板书)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议一议”某一社会历史时期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是怎样冲突的?正确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两种性质的意识为什么是相反的?产生两种不同性质意识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利益对抗--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的理论学说,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板书) (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板书) (教师讲解)毛泽东语录:“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进步。 P24 毛泽东语录“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 说明了正确反映客观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句话侧重强调了正确的思想对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两条语录都充分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有调动人的精神能量,让人们主动而积极地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板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①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则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部分。而我们往往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两个文明一起抓,因为: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人类进行活动,不但需要物质资源,而且需要精神资源。杜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P24 邓小平语录,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所以,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风气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会风气坏下去,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社会也会变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经济上去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第24页最后一段小字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是什么呢?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③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欺诈一旦横行无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遭殃。 (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板书)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议一议”。(请同学们联系本校实际,分组讨论,回答时应运用理论说明问题,教师归纳。) 总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活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它受到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以次来明白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如:对污染问题、沙漠化问题、污水排放问题、下岗问题等进行调查。下面的表格是以当前存在的乱砍烂伐问题设计的,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观 点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 当地居民 当地政府干部 木材商人 环境专家 森林专家 法律工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