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鹤林玉露》中有个《一钱斩吏》的故事,说崇阳有一县令,见一管仓库的个官从库内出来时,手中总有一个钱,便要杀库吏,库吏不认错,生气地说:“拿一个钱算什么!你能打我,不能杀我!”县令拿过笔在判决书上写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于是杀了这个库吏。应该怎样认识县令和库吏的思想方法呢?学习了量变和质变的道理,就能得出满意的答案。 屏幕显示课题:量变和质变 [讲授新课] 屏幕显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小树一天天长高大树成林 用砖、瓦盖房子高楼大厦高耸云端 河堤有了蚁穴鼠洞河堤崩溃 量变质变 对比分析以上材料,思考并讨论:表格两边事物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得出,屏幕显示: 一、量变、质变的含义(板书)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让学生列举量变、质变的实例。(略) 根据含义及实例,指出量变与质变的不同点、相同点。先让学生比较、教师记要点,然后形成图表。屏幕显示: 量 变质 变 不同点根本性质未变 不显著的变化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根本性质的变化 显著的变化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相同点都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都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 (过渡)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那么,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怎样呢?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板书) 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请大家想一想:他的话体现了什么道理? (归纳)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才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哲理诗: 《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提问并讨论)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质变。 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日积月累,必然取得好成绩。 任何事物的质变都不是偶然的,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所以,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是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第一个方面。 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板书) 请同学们列举有关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些成语、俗语。 (归纳)屏幕显示: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成语、俗语。(略) 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在这些例子中,量变是怎样引起质变的?它们有没有共同点?(讨论) (归纳)共同点:都是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引起质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