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双方的联系,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本的、常识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矛盾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的分析方法。第一课讲唯物主义,而要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就必须坚持辩证法,特别是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二课讲联系和发展,而理解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实质,都离不开矛盾的观点;第四课讲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而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对立统一关系;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也都是矛盾运动展开的形式。下册将要讲到的现象和本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理想和现实、实践和认识等等,也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本课不仅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和关键,同时也为学习和理解全书各课内容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本课的逻辑结构 本课的内在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步分析”。“一个中心”即各节内容都是以矛盾分析法为中心而展开的。“两步分析”是指:第一步,首先从矛盾概念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第二步,是从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方面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 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 1. 本课的基本概念 ⑴矛盾p86 ⑵对立p86 ⑶统一p87 ⑷矛盾的普遍性p91 ⑸一分为二p92 ⑹一点论p92 ⑺“两手抓”p93 ⑻矛盾的特殊性p95 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97 ⑽主要矛盾p106 ⑾次要矛盾p106 ⑿矛盾的主要方面p110 ⒀矛盾的次要方面p110 ⒁两点论p112 ⒂重点论p112 2.基本常识 ⑴统一的两种情形P87—88; ⑵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必须注意的两点P89; ⑶德治和法治的关系P93; ⑷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P97; ⑸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06; ⑹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P106。 2. 基本原理 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P92—93; ⑵具体问题局提分析P97—100; ⑶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P101—105; ⑷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P106—109、110—112; ⑸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112; ⑹矛盾的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P85; 三.教师讲解复习本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同哲学上讲的“斗争”的区别。 哲学上讲的“斗争”不仅概括了社会领域中或政治用语中经常讲到的“斗争”,而且也概括了自然现象和思维现象领域中的一切对立和斗争。例如生物学上讲的遗传和变异就各有不同特点,他们的对立表现在: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我国民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映;我国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指的是变异现象。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及形成新的物种。遗传、变异的这种差异性也是哲学上所讲“斗争”的一个具体表现,其它还有同学们在学习上的比学赶超;理论专家们在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鸣、讨论同样也是“斗争”的具体表现。因此,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同哲学上讲的“斗争”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