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提问: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是根源于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对现状的一切感受与认识,都根源于现阶段的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根源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历史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那么,人们是依据什么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总结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历史不是空白,自然史遗留下许多痕迹,社会历史则保存下许多历史资料,如实物器件、文字记载、口头传说、图画作品、近现代科技兴起后遗留下声像记录等。这些历史资料作用于人脑,经过加工分析形成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发展规律的反映。所以,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内容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当时的客观事物。 例举近现代史中一些事实来说明,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和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都可以依据客观事物现状和史料记载作出反映。但未来是还未出现的客观事物,人们只是有想象中的未来事物的状态,就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并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这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不管是对自然现象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如此。 教师强调:正确思想意识的科学预见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反映形式。 多媒体显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 提问:这个例子用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什么?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要求畅所欲言,教师用历史知识归纳。) (l)原来的预计,是对过去客观事物当时的现状作出的反映。 (2)现在看来,是对1948年解放战争这个客观事物现状的反映。 (3)再有一年左右时间,根据解放战争这个客观事物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对未来作出的正确判断和科学预见。 总之,《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的理论,它的预言,依据了社会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规律。这说明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师设疑:“电脑也能思维。”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释疑。)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第一,“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第二,“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构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第三,“电脑思维”没有自觉能动性,没有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第四,“电脑思维”没有社会性,不会去探求模拟的社会意义;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第五,“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 (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可见,“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思维,思维、意识只是人脑才有的机能。 综上所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观点不仅直接表明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而且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世界的本原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多媒体显示) 1.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意识是客观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③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人脑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2.从本质上说,意识是 ( ) A.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实践的产物 C.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人脑特有的机能 3.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下列各项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