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归纳讲解。) 第一,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多媒体显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居易 这首唐朝著名诗人自居易的成名之作,印证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下面我们补充一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例 1:在长达一亿年的中生代,身躯庞大的恐龙到处横行。背部骨板如刀山的剑龙,身披装甲的甲龙,长十余米、重达八吨的霸王龙,真可谓称王称霸,不可一世。当时刚刚出现的哺乳动物看来却是弱小的,只有现在的猫、鼠那么大。但是,它们却能在生存竞争中战胜这些庞然大物,从爬行类发展到哺乳类,这的确是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所以是必然的,是由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暴龙 奔龙 窄爪龙 副龙栉龙 无齿异龙 爱德蒙脱龙 例2: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袁世凯要当皇帝还是张勋复辟,以及江青梦想当女皇,这些反动派都企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但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都被历史的车轮轧得粉碎。 第二,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而,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第三,在社会领域里,还因为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所以,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同学们理解这个观点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那么,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5页第 2自然段至第136页第3自然段。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这决不是说新事物的成长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而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与其相对应的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处于支配地位,显得合乎“常规”。 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过反复的较量和斗争。即使新事物通过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旧事物也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仍然存在。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他们只有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的优越性及其与自己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新事物。 总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加深同学的理解。理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可以采用图示法,告诉学生事物的前进性不能用直线表示,因为其中不包含曲折性;也不能用圆来表示,因为圆虽然包含了曲折,却又否认了前进性,事物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只是旧事物的重复,实际上是否认了发展。那么,怎样的图示才比较准确呢?一种是上下波动的曲线,另一种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线,都可以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多媒体显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部分插图 我们明确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怎样用这个观点来指导我们观察事物、认识问题呢? 2.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6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对第4自然段左边的“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