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感情抒发真切自然,所以,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其文“不事雕琢而自然有风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不幸) B、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慰问)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觉)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拜官授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而母立于兹 B、臣以供养无主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其制稍异于前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列坐其次(地方) B、悟言一室之内(明白) C、终期于尽(注定) D、不能喻之于怀(理解) 15、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三、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段,完成16、17题。(6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诲人不倦》 16、对于子路冉有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2分) 17、这段话反映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表现孔子什么样的思想?请分别加以简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18-22题。(共18分) 两个好朋友 【俄】叶赛宁 ⑴住在村边的波贝尔老头,拥有一间自己的小屋和一条狗。他到处行乞,以残羹冷炙聊以糊口。波贝尔与他的狗简直形影不离,并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叫德鲁若克。波贝尔串村走巷,叩窗哀求,德鲁若克便站在一旁,摇晃着尾巴,好像期待着也给它一点儿施舍。人家常常对波贝尔说:“波贝尔,你干嘛不把狗扔掉?要知道,你自己连吃的都没有……”波贝尔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他的狗——一声不吭。他招呼德鲁若克,从窗子旁走了:一小块面包也没讨着。波贝尔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很少跟人交谈。 ⑵冬天来了,暴风雪铺天盖地,狂风吹积了一个个巨大的雪堆。 ⑶波贝尔带着狗蹒跚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小屋破旧不堪,四壁透风,他望了望炉子,望了望,在屋子四角寻找了一阵,可木柴也没有。波贝尔给德鲁若克套上小雪撬,运回柴火,烧着火炕,抱着德鲁若克,心疼地抚摸着它。波贝尔坐在火炕旁,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重演。老头子对德鲁若克讲述着自己的身世,述说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讲完之后,又痛心地说:“没关系,德鲁若克,你虽然不能回答,沉默不语,但是,你那灰色的、聪明的眼睛告诉我……你全都明白……” ⑷暴风雪好像开始疲倦了,它的威力越来越小。水珠儿开始从屋顶上滴答滴答地流下来,雪在消融、减少。波贝尔看到——冬天在消逝,看着——便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春天来啦,咱们能活下来的。” ⑸红彤彤的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小河哗啦哗啦地奔流。透过小小的窗口,波贝尔看到,窗下的土地发黑了,树上冒出了嫩芽,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可是岁月不饶人,春天的泥泞使得老头子步履艰难。 ⑹他的双脚发软,咳嗽使得他胸部抑闷,腰部疼痛,视力完全变得模糊起来。他躺在高板床上,爬都爬不下来了。波贝尔吃力地爬呀,爬呀,开始不住地咳嗽,而且满心忧伤。他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我早就预料到了。看来,我很快就会死的,只是,扔下你去死,我真舍不得啊!”波贝尔病倒了,一动不能动,更下不了床,德鲁若克则寸步不离床边。老头子感觉到——死亡临近了,他感觉到了——便搂着德鲁若克,搂着,搂着,难过地哭泣起来。波贝尔搂着德鲁若克的脖子,将它紧紧地贴在胸前,突然哆嗦了一下——断气了。 ⑺波贝尔的冰冷的身体躺在高板床上。德鲁若克知道,它的主人死了。它在屋里窜来窜去,神情凄切。它走近死者身旁,嗅呀,嗅呀,伤心地嚎叫着。 ⑻认识他的人开始私下里议论开了:为什么这个波贝尔不出屋来。大伙儿一合计决定进去看看,一看就吓得直往后退。波贝尔的遗体躺在高板床上,小屋里充满一股难闻的尸臭,狗儿坐在床上,坐着——忧伤至极。 ⑼人们抬出尸体清洗,收敛入棺,狗儿则寸步不离死者。遗体送到墓地,埋入土里。波贝尔——一个谁也不需要的人——死了,没有人为他哭泣。 ⑽德鲁若克在坟堆上叫呀,号呀,用爪子刨着泥土。它企图把老朋友刨开,然后,它和他躺在一起。狗儿没有离开墓地,不吃不喝,悲痛欲绝。德鲁若克的力气衰竭下去了,它没有站起来,它再也站不起来了。它望着坟墓,忧伤地望着,呻吟着。德鲁若克想刨土但是它的爪子已经抬不起来了,它的心脏感到一阵紧缩……浑身颤栗,垂下了脑袋,垂下了,微微抖动一下……于是死在墓上…… ⑾墓地上的小花儿仿佛在切切私语,它们在向鸟儿低声叙述着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一只杜鹃飞到墓前,停在枝叶低垂的白桦树上,它在坟墓上空忧戚、痛苦地咕咕啼鸣。 18、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波贝尔与德鲁若克是“两个好朋友”?请概括说明。(3分) 19、第⑸段中划线语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结合全文概括波贝尔这一人物形象。(3分,不超过40个字) 21、请分析第⑾段的语言特点。(4分) 22、小说标题“两个好朋友”能否改为“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请结合小说主题,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这些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2年3月) 高二 语文参考答案 9、B 18、①波贝尔与德鲁若克形影不离,相依为命; ②德鲁若克能倾听波贝尔诉说不幸的身世; ③德鲁若克为主人之死哀嚎,寸步不离; ④德鲁若克在主人的墓地悲痛忧伤至死。 (3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19.交代时间,同时也说明春天来临,会给人带来希望(2分); 五、作文(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