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州旧案五百余,浟未期悉断尽 期:到期限。 D.赵郡李公统预高归彦之逆 预:参与。 答案:B(B.市:买,动词。)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答案:C(C.①根据,②由于;A.他的;B.表疑问语气;D.的。) 15.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高浟严察明断的一组是( ) ①对众曰:“食鸡羹何不还他价直也?” ②乃令左右及府僚吏分市鹿脯 ③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百姓食 ④州旧案五百余,浟未期悉断尽 ⑤人不识吏,吏不欺人 ⑥事无大小,咸悉以情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A(①②④⑥都能说明“严察明断”,③⑤言其爱民。)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浟在担任沧州刺史的时候,严肃政纪,端正吏风,郡守、县令、参佐官员,下及小吏,行游往来,既不能吃公家的,也不能吃百姓的。 B.有一人,驴和鹿肉被盗,高浟命令左右侍从和府吏到街上购买鹿肉,不要管它的价格,从而很快找到了破案线索,擒获了盗者。 C.转任司州牧后,高浟出于公心选挑贤能之人担任从事;他抓紧审理州中积案五百余件,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 D.崔氏的儿子犯了罪,崔氏谎报年龄,企图减轻处罚。主事的官员因为崔氏是御史中丞崔昂等人的亲戚而庇护她。高浟发现了此事,崔昂等人被罢免。 答案:D(D.不是“企图减轻处罚”,而是企图免除处罚;不是“发现了此事”,而是揭发了此事。) 译文:彭城景思王高浟字子深。武定六年,高浟出任沧州刺史。他处理政务从严善察,治下吏风端正。从郡守、县令、参佐官员到小吏,行游往来,都必须自带粮食。高浟对治内情况掌握得十分细致,隰沃县主簿张达曾经到州里去,夜晚到一人家投宿,吃了人家的鸡羹却不付钱,高浟知道了这件事。他把郡县守令等人全都召集来,对大家说:“有个人吃了人家的鸡羹,为什么不付钱?”张达立即伏罪,沧州境内的人们都称高浟为神明。又有一个人从幽州来,用毛驴驮着鹿脯子肉,到了沧州地界,因脚痛行路迟缓,路遇一人搭伴而行,没想到这个人竟偷了他的驴及鹿肉溜了。第二天早上,失主到州府告状,高浟命令左右侍从和府吏到街市上去买鹿肉,不要管价格高低。失主见到鹿肉正是自己的,州府追查下去抓获了偷盗者。 天宝初,高浟被封为彭城王。四年,被征召为侍中,当地百姓、官吏送别高浟时悲痛号哭。有几百位老人,一个接一个地走来,准备了美食,对高浟说:“自从殿下来此五年,百姓不认识官吏,官吏不欺负百姓。在我们记忆中,只有这几年百姓才受到德政的感化。殿下只喝本乡水,未吃百姓食,今天,老夫等姑且献上菲薄酒菜。”高浟很珍惜百姓的情意,为此吃了一口。七年,高浟转任州长官,选贤能之人担任从事,所选官吏在当时被称为恰好的人选。州中积案五百多件,高浟没到期限就全部处理完毕。别驾羊修等人怕他触犯权威,就到官署来陈述自己的想法,高浟派心腹转告他们说:“我走正道,怕什么权威?你们应当助我秉公办事,怎么反倒说什么不能冒犯权威的话!”羊修等人惭愧而又害怕地退下去了。太妃死,高浟被解除职务。时间不长又官复原职。不久授司空之职,兼任尚书令。高浟明谙世务,办事干练果决,事无大小,都根据实情来处理。赵郡李公统参与了高归彦的叛逆活动,他的母亲崔氏是御史中丞崔昂的姑妈,又是右仆射魏收的小姨子。按照法令:年过六十,其财产按例可以免于没收充公。崔氏谎报年龄陈诉,主事的官员因为崔氏是崔昂、魏收等人的亲戚而庇护她,崔氏家产得到免充公。高浟揭发了此事,崔昂等人因罪被罢免。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2分)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1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城下缘木而处 缘:沿着。 B.无为贵智士 贵:尊重。 C.不如行义之隆 隆:高尚。 D.美行可以加人 加:超过。 答案:C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 B.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 C.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 D.虽有战胜存亡之功 答案:C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B. C. D. 答案:B 2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孟谈胆识谋略的一组是(3分)( ) ①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 ②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③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 ④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 ⑤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 ⑥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答案:A 21.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智伯率韩、魏围困晋阳,赵形势危急,赵襄子找张孟谈问计。张孟谈提出了游说韩、魏,共谋对付智伯的计策。 B.张孟谈先打消韩、魏二君的顾虑,再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韩、魏二君,为了三家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智伯。 C.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从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 D.赵襄子赏有功之臣,首先奖赏的不是张孟谈而是高赫,臣子们不解。赵襄子解释说,笃行忠义比“战胜存亡”更可贵。 答案:B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