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剡(shàn)   溪渌(lǜ)    水木屐(zhī)   石扉(fěi) B、商贾(gǔ)   管弦(xuán)   呕哑(ōu yā)   虾(xiā)蟆陵 C、水渚(zhǔ)   喧闹(xuān)  浣(huàn)沙    捷(jié)报 D、堆砌(qì)   暮霭(ǎi)    纶(lún)巾    玉簟(dià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赢弱  云霄  摧枯拉朽  豆蔻年华 B、憔悴  照耀  苍海桑田  穷困潦倒 C、漂泊  迸发  出类拔粹  文彩斐然 D、缥缈  沏茶  灰飞烟灭  金戈铁马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增强中译外的翻译力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主要应通过推进对外汉语教育,培养更多的         汉语,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2)奥运特许商品       特别标签正面中部有一条3mm宽的信息开窗安全线,一部分埋入纸中,一部分露出纸张表面,露出部分有全息变化效果。 (3)我每读巴金的书都要被其压抑的氛围袭扰,久久挥之不去。但有时也想,他用了那么多的苦涩汁墨,却酿出了梦一般的蜜汁,也许代价太大了吧。      里面还有那么多幻觉的存在呢? A、熟习   鉴赏   况且 B、熟习   鉴别   何况 C、熟悉   鉴别   况且 D、熟悉   鉴赏   何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的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最近两年,我市兴修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文化软实力       第一点,要搞清楚文化软实力的涵义,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真正成为大国、强国的重要作用,发展反映我们国家、民族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化。       “软实力”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已被我们很多人接受了。但我们对它的内涵的理解不一定到位。比如,一些地方的领导一提增强文化软实力,似乎就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有的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目标就是要求文化产值占到GDP的百分之多少。为了达到个目标,就大规模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生产,用生产流水线大规模地复制生产文化产品等等。  概言之,文化软实力是指反映一个国家创造力、影响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很多是看不见的,不能物化、不能指标化、不能市场化的。部分文化门类实行产业化是必然的、必要的,但文化软实力不等于文化产值,不等于文化GDP。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要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没有软实力,就只是一个物质的外壳,没有内涵,没有支撑,不能叫真正的强国。一个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不能只靠一个经济的躯体,还要有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第二点认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份,我们要保护好这个身份。这个观点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提出来的,他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很高。他的这一观点揭示了文化软实力的又一重要涵义。 今天,在各种文化的交融激荡中,在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中,我们能不能保护好文化这一民族身份,我们国家、民族的文化身份还会不会很清晰,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现实的问题。我看到一篇资料讲到滥用英语的情况。比如,不少专供中国市场的国外进口商品,说明书上看不到中文,全是英文,中国人生产的出口商品更是看不到中国字,甚至还有一些中国人生产供中国人消费的商品也找不到中国字,取英文名字的更多了。还有,一些媒体任意使用英语,公共建筑上使用永久性英语标志,等等。而德、法、俄、意等国家,面对英语的“霸权主义”,是用立法的形式保护本国语言文字的大众传媒和公共场所的使用和主权地位的。中国语言文字并不丑陋。年代久远的英文典籍,今人已读不懂。曾经盛行的拉丁文,只剩下几个字母和一些药名。而中国语言文字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还在继续使用,今天还能够没有什么障碍地表达任何新鲜的事物。我们要保护好中国语言文字的主权地位,保护我们的民族身份和中国身份。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一定要是能代表我们民族身份的文化走向世界。我们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走向了世界,我们许多伟大的人物走向了世界。从孔子到毛泽东、鲁迅等,他们走向世界,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们已经成为能够代表中国身份和中华民族身份的文化标志。总之,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一定要是反映民族、国家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一定要是反映民族、国家独特思想体系、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更注重创造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5、从原文内容看,下列对“文化软实力”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软实力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份。 B、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真正立身于世界大国、强国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C、文化软实力包括了一个国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等多种因素。 D、文化软实力很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物化和指标化、市场化。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些地方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片面追求文化产值的做法说明当地的一些领导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 B、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强国,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缺一不可。 C、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很强的生命力,只要保护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使之处于主权地位,也就是保护了我们的民族身份和中国身份。 D、在多元文化交融激荡、兼容并蓄的今天,保护好代表我们国家、民族身份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B、目前我国滥用英语的情况比较严重,作者对此持批评态度。而采取适当措施制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则是十分必要的。 C、面对英语的“霸权主义”,西方一些国家保护本国语言文字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我国已经走向世界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都代表了我们民族身份、中国身份的优秀文化。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是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除改文字,安石争之曰:“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复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自非大臣欲倾侧而为私,则立法不当如此。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臣实惧焉。”语皆侵执政,由是益与之忤。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         故为乎遑遑欲何之 D、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          何可胜道也哉 9、以下六句话,全部表现王安石“力主改革、鼎力革新”的一组是(   ) ①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②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③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④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 ⑤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⑥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复行其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在任鄞县县令时,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又贷谷与民,出息以偿。欧阳修推荐他考试馆职,不去;推荐他为谏官,又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由拒绝。 B、嘉祐三年,王安石为朝廷度支判官,写了万言书,深入分析了北宋王朝内外交困的形势,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主张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C、王安石认为,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这是后世变风俗、立法度应效法的主要精神。 D、在他任参加政事期间,取得神宗皇帝的支持,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四、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                                            12、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水浒民歌              观祈雨
    李约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1)上面两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两首诗在内容上表达上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